今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 ,探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工作”进展有关情况,并答记者问。
“硬件设施不完善、人才短缺等,是不少乡村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。几年来,我们一直聚焦脱贫地区,持续完善服务体系。”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副司长、乡村振兴办副主任任西岳在会上表示,在房屋设备等硬件建设方面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加大对脱贫地区、偏远地区等县级医院的支持力度。单个县级医院项目平均中央预算内的投资由“十二五”期间的1500多万元提升到“十四五”的4300多万元,翻了一倍还多,支持医院提标扩能,改善用房条件,提升诊疗环境,更新医疗设备。
“在硬件方面,今年中央财政共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084亿元,支持22个中西部省份开展卫生健康工作。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238.4亿元,支持22个中西部省份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。”任西岳说。
任西岳表示,在人才队伍等软件建设方面,有以下做法:
一是在“引”上下功夫,持续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工作,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。2023年,招聘大学生乡村医生超过5000人,农村免费订单医学生有4800多人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,进入乡镇基层岗位工作。2018年,中央财政开始支持实施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,到2022年底,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7.9亿元,共培训基层卫生人员65万,其中乡村医生43万。
二是在“育”上下功夫,组织城市三级医院开展帮扶工作,帮扶范围由在脱贫攻坚期的832个脱贫县扩大到940个县,共1496家县级医院,着力做好传帮带。特别是对160个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,除了有三级医院帮扶之外,还增加了“组团式”帮扶机制,安排城市大医院对县人民医院采取“师傅带徒弟”“团队带团队”等方式,帮助受援医院培养综合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。每县每批次派驻5-7个人,每人帮扶时间至少一年。
三是在“联”上下功夫,推进医联体建设,推动在县域建立县域医疗共同体,在边远地区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等,持续促进医疗资源下沉。截止2022年底,204个脱贫县开展国家医共体建设试点,占国家试点总数的四分之一。今年有更多的脱贫县建设医共体,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覆盖90%左右的脱贫县。
四是在“留”上下功夫,改革乡村卫生人才使用机制,实施县管乡用和乡聘村用,落实地方主体责任,分类别解决村医的待遇和养老保障等问题。组织执业医师参加全科转岗培训,通过这些措施为壮大乡村医疗卫生人员队伍奠定基础。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