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品分享网
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

超长期特别国债本周启动发行

来源:千龙网时间:2024-05-14 07:27阅读量:18628   

备受关注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提上日程。昨天,财政部公布2024年一般国债、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。今年发行的20年、30年、50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在5月至11月发行,分22次进行。其中,30年期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5月17日(周五)首次启动发行。

财政部同日通知,5月17日将进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(30年期)利率竞争性招标。本期国债为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,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400亿元,票面利率将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。本期国债招标结束至5月20日进行分销,5月22日起上市交易。本息兑付方面,本期国债自2024年5月20日开始计息,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,付息日为每年5月20日(节假日顺延)和11月20日,2054年5月2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。

特别国债,就是指在特定时期阶段性发行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国债。从历史上看,我国曾在1998年、2007年和2020年分别发行过三次特别国债,对经济社会稳定向好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。所谓超长期,主要指发行期限。当前,我国长期国债的期限一般在10年及以上。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期限原则上会高于10年。

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最新发行安排,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分为20年期、30年期、50年期三种。其中,20年期限的将于5月24日首发,此后6月至11月每月续发一次,付息方式为按半年付息。30年期限的将于5月17日首发,此后6月至11月将进行11次续发,付息方式为按半年付息。50年期限将于6月14日首发,此后8月和10月各续发一次,付息方式也为按半年付息。

此外,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期限包括20年期、30年期和50年期,且从发行次数看,以30年期为主,符合市场预期。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表示,从以往超长期普通国债期限来看,有20年期、30年期、50年期等,近年主要发行期限是30年期和50年期,其中又以30年期为主。从2016年开始,为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,财政部开始增加30年期国债的发行次数。超长期限特别国债的发行,可以更好匹配长期限项目融资需求、提升资金使用效率,增强财政对长期限项目的资金保障能力。

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、财税研究所副所长马光荣表示,此次特别国债是超长期,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,财政仅需支付利息,还本时间点大幅延后,有助于平滑债务偿付压力,增强财政可持续性。

备受关注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提上日程。昨天,财政部公布2024年一般国债、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。今年发行的20年、30年、50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在5月至11月发行,分22次进行。其中,30年期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于5月17日(周五)首次启动发行。

财政部同日通知,5月17日将进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(30年期)利率竞争性招标。本期国债为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,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400亿元,票面利率将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。本期国债招标结束至5月20日进行分销,5月22日起上市交易。本息兑付方面,本期国债自2024年5月20日开始计息,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,付息日为每年5月20日(节假日顺延)和11月20日,2054年5月2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。

特别国债,就是指在特定时期阶段性发行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国债。从历史上看,我国曾在1998年、2007年和2020年分别发行过三次特别国债,对经济社会稳定向好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。所谓超长期,主要指发行期限。当前,我国长期国债的期限一般在10年及以上。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期限原则上会高于10年。

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最新发行安排,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分为20年期、30年期、50年期三种。其中,20年期限的将于5月24日首发,此后6月至11月每月续发一次,付息方式为按半年付息。30年期限的将于5月17日首发,此后6月至11月将进行11次续发,付息方式为按半年付息。50年期限将于6月14日首发,此后8月和10月各续发一次,付息方式也为按半年付息。

此外,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期限包括20年期、30年期和50年期,且从发行次数看,以30年期为主,符合市场预期。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表示,从以往超长期普通国债期限来看,有20年期、30年期、50年期等,近年主要发行期限是30年期和50年期,其中又以30年期为主。从2016年开始,为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,财政部开始增加30年期国债的发行次数。超长期限特别国债的发行,可以更好匹配长期限项目融资需求、提升资金使用效率,增强财政对长期限项目的资金保障能力。

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、财税研究所副所长马光荣表示,此次特别国债是超长期,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,财政仅需支付利息,还本时间点大幅延后,有助于平滑债务偿付压力,增强财政可持续性。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